新疆8县(市、区)入选全国县域商业“领跑县”典型案例

文章来源: 新疆商务厅 发布时间: 2025-09-29 18:29 浏览次数:
【字体: 打印本文

924日,商务部“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”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杭州举办,会上发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“领跑县”案例集。新疆共有8个县(市、区)经验做法入选,分别是新源县、伽师县、伊州区、阿克苏市、库车市、拜城县、喀什市、阿图什市

新源县:数字赋能畅通城乡流通,电商创新重塑县域商业生态。以“完善三级商业网络、畅通城乡双向流通”为核心,通过“创新营销、品牌战略、技术赋能”三维举措,推动县域商业创新发展,实现县级商贸中心、乡镇商贸中心、村级便民商店及“快递进村”全覆盖,2024年农产品网销额达7960万元。创新营销模式,构建全渠道网络,入驻抖音、快手等主流平台并开设店铺账号,形成“公域引流+私域沉淀”的销售闭环,通过场景化内容运营解析产品特性,首创田间地头沉浸式直播,使直播间转化率提高40%;实施品牌化战略,重塑农产品价值,注册“蜜友食代”商标并设计草原文化包装,让初级农产品溢价300%,建立“从土地到餐桌”的全链条品控追溯系统,复购率超65%,同时带动景区民宿、合作社协同发展;以技术赋能破解发展瓶颈,引入AI数字人直播降低70%成本、提升5倍短视频产能,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梯队,带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,强化冷链与购销平台联动,为县域商业注入新动能。

伽师县:做强“一颗新梅”产业,激活城乡流通脉络。以“新梅”特色产业为突破口,通过“强化产地市场、畅通物流网络、赋能多元渠道、促进农商融合”的系统性建设,构建高效县域商业体系。做强产地市场,建成粤伽新梅产业园并引入京东、百果园等知名企业,形成全产业链聚集效应,打造全国新梅交易“价格风向标”,让农户掌握议价权;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,建成14万平方米县级综合物流园、13个乡镇快递共配中心、24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及300个快递服务点,构建总库容15万吨的冷链体系,将新梅销售期延长至2-6个月;探索多元销售渠道,通过电商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、培养“新梅达人”,举办产业论坛与产销对接活动,推动新梅销往全国及东南亚,同时以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订单模式稳定农户收益;促进产业融合,延伸产业链生产新梅汁、果脯等高附加值产品,注册“伽师新梅”国家地理标志,打造“新梅小镇”,同步改造商贸中心激活农村消费,形成“城乡双向流通”良性循环。

伊州区:“邮快合作”畅通城乡,打造边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模式。哈密市邮政分公司立足边疆实际,以“快递进村”工程为抓手,通过“织网、赋能、协同”三维发力,构建“物流+电商+金融”县域商业新模式,实现农村物流覆盖率、农产品上行时效及农户电商参与率显著提升。织密农村物流网络,按“六有要求”建成覆盖38个乡镇、155个建制村的三级快递服务体系,创新“邮快合作”模式,整合8家快递企业资源,4年累计代投非邮快递238万件,新增29辆投递车并优化37条路线,将农村快件平均送达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;激活电商生态动能,打造“寄递+电商+农特产品”链条,通过全渠道销售矩阵实现农品销售额近2000万元,构建电商生态圈,培育12家优质产业主体,同时深化“电商+金融”机制,累计发放农户信用贷款1.45亿元,助力企业扩产增收;强化政企协同,建立“政府主导+邮政实施”机制,将物流建设纳入民生工程,制定标准化运营规范,实现服务全流程数字化,为边疆县域商业提供了可复制的“邮政方案”。

阿克苏市:“机制+流通+网络+产业”四维度发力,激发城乡消费新活力。以县城商业建设行动为抓手,通过四大举措激活县域商业、释放消费活力,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6.74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培育亿元级商贸企业70家,打造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10家以上,为县域商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;推动重点商超下沉,建成24个乡镇商贸中心与869个村级便民商店,实现乡镇村网点全覆盖;组建区域商贸网络,打造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、中心商贸区及2条自治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,并通过74场促销活动带动销售额2.47亿元;夯实城乡流通基础,开通“交快”合作线路5条,实现113个行政村物流全覆盖;放大产业红利支撑农村消费,引进机构开展电商培训,孵化50余个本土网红账号,建成直播电商服务中心,开展500余场直播实现销售额超1亿元,形成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。

库车市:关键环节“强引擎”,激发县域商业新动能。库车市以县城商业建设行动为抓手,通过顶层设计-关键环节-建设成效三层推进,实现城乡消费市场持续向好,202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.08亿元、网络零售额13.49亿元。打造城乡流通强引擎,健全三级物流体系,升级极兔快递智能分拣中心,分拣效率提升50%以上,实现统一分拣、共同配送升级改造快递分拣设备,快递配送时长缩短4小时、农村快递成本降20%;建设屠宰生产线,年屠宰2万头,带动千余户农户增收;改造乡镇商业网点,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,完成农贸市场与乡镇超市升级。

阿图什市:以“网点覆盖”到“效能提升”,构建城乡融合商业体系。县城商业中心引入品牌业态、年客流量超500万人次,乡镇建成15个标准化商贸中心,培育50余家本土企业、吸引外来企业入驻并新增2000余个就业岗位,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,城乡商业网络逐步完善;创新发展模式,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和宽带网络,推动8家快递与商贸企业共同配送降本10%95%以上行政村实现快递覆盖,实现县城当日达村镇,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1天;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,建成1县级冷链集散中心及8个乡镇仓储点,通过“农超对接”以及50余场电商直播拓宽销路。

拜城县:“商业+物流+电商”三维发力,破解县域商业发展难题。以“商业升级+物流贯通+电商赋能”为实施路径,推动县域商业体系破局跃升。在商业升级上,培育115家限上商贸企业等市场主体,推动“线下体验+线上销售”深度融合,出资开发32种特色产品,打造“拜依农庄”公共区域品牌,升级福乐城街区与乡镇农贸市场,激发消费活力。投资3.8亿元建设综合物流港,补齐冷链短板,2024年外销农产品达2万吨,带动农户增收。在物流贯通方面,构建“县级共配中心为枢纽-乡镇快递超市为中转-村级服务站为终端”的三级闭环网络,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县级分拨中心,实现14个乡镇、155个行政村物流全覆盖,开发“拜依农庄”小程序,使农村物流时效缩短1.5天、农产品上行率提升25%。在电商赋能层面,引导企业实现“生产-加工-销售”全流程线上化,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.33亿元,围绕特色产品开展直播带货,实现网络销售额560万元,带动50余户农户电商创业。

喀什市: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,激发开放型经济新活力。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立足南疆国际都市圈中心城市定位,努力将喀什市打造为面向中亚南亚辐射南疆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,2024年实现社会品零售总额219.17亿元、外贸进出口总值168.01。强化规划引领,确立优先扶持大型市场战略,初步形成42处种类齐全的商业布局;从强化政策扶持、优化设施功能等四个方面提升品质,建成71家品牌连锁便利店;组织开展年货节、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等多场展会,促消费扩内需;引导现有商业综合体转型并引入新地标商圈,打造古城印象一条街等特色街区与夜间品牌购物区,全方位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。

此次我区入选县域商业领跑县8典型案例,均以构建现代县域商业体系为核心,以培育流通新业态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、构建数字赋能新场景为关键举措,在设施联通、产业融合、服务增效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,为全国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“新疆经验”。

关联稿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