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赋能和盛国际贸易产业园 “内引外联”外贸发展提速
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赋能和盛国际贸易产业园 “内引外联”外贸发展提速
7月11日清晨,新疆和盛国际贸易产业园已是一片繁忙。来自江浙等地的服装、百货、鞋帽、汽配、建材、小家电、家具等各类货物,在库区内高效流转、精准装箱。如今,贸易流程发生了重要变化:当货物装车完毕,相关数据便同步传送至国外口岸,完成清关手续。货未抵境,关隘已通。
“得益于自贸试验区政策,我们无需再等到货物抵达后再办理通关手续。”新疆和盛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献伟介绍道。这一流程再造彻底改变了传统跨境贸易的节奏。手续前置、数据先行,使得货物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中亚五国及俄罗斯的旅程更加高效顺畅。
产业园内,公路运输出口同样繁忙。近期,该公司正积极申请海关AEO(经认证的经营者)高级认证。该认证是世界海关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通用标准,取得高级认证的企业可享受国家多个部委提供的简化审核、减少查验、优先通关等多项便利措施。一旦获得认证,将为企业开启国内外海关的“绿色通道”,大幅降低通关时间与成本。
崔献伟深知,今日成果来之不易。新疆和盛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二十余年发展,积淀了深厚的行业经验。从最初的边疆宾馆起步,到2020年迁址至十二师三坪农场,创业之路充满挑战。他坦言,建设初期“通电、通水、通气”等基础配套曾面临巨大困难,但在师团领导的大力协调下,最终得以解决。
如今,这片热土正焕发蓬勃生机。产业园不仅成为国内厂商货物通往中亚的重要集散枢纽,更让中亚客商无需远赴南方,即可在此实现一站式采购。新建成的“天安智谷(中亚)集货分拨中心”展厅内,琳琅满目的商品直观展示着其强大的集散能力。产业园正积极搭建技术平台,已吸引十多家企业在十二师注册落户,并成功引入生物科技健康项目设立运营中心,“内引外联”的发展格局日益清晰。
步入园区,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排列,库房内外车水马龙,一派繁忙景象。汽配设备库区货物流转不息,发往俄罗斯的服装整装待发。“日均装卸集装箱20至30个,月均吞吐量达300至500个标准箱。”崔献伟介绍道。在如此强劲活力的支撑下,该公司上半年进出口额已突破1亿美元,全年目标将达2亿美元。
企业快速增长的背后,是新疆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优越地理禀赋的高效结合。十二师三坪农场地处乌昌(乌鲁木齐—昌吉)核心区域,东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,南邻北疆铁路,综合保税区、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近在咫尺,具有联动国际陆港、空港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。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与亚欧黄金通道的关键节点,新疆正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通道,无缝衔接中亚与东盟市场。
新疆和盛国际以乌鲁木齐为战略支点,深耕广阔的中亚市场。依托自贸试验区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与创新空间,公司构建起“国际贸易 + 智慧物流”双轮驱动的服务体系。其智能仓储年处理量超万吨,数字化物流平台深度赋能海关监管与出口仓储运营。该公司持有的8项关键行政许可及覆盖50余项的经营范围,为跨境铁路运输辅助、航空货运代理、冷链仓储等现代化供应链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货物如潮汐般昼夜不息地在此汇聚、分拨与远行。崔献伟感慨:“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畅通了跨境贸易的关键环节,让物流运转更加高效。公司依托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,以务实行动连接中国制造与欧亚市场,让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国际班列,成为新时代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生动见证。”
关联稿件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